主办机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协办机构: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市规划局 海口市会展局
写在前面:
作为本次论坛的提议者和组织者,首先感谢清华同衡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配合;感谢规划学会特批两个同主题自由论坛,且石秘书长亲临现场并做了振奋人心的发言;感谢来自全国各地,以龚健雅院士、李清泉校长、熊璋教授为代表的多学科高级专家和一线技术骨干的参会和精彩发言;感谢党安荣、沈振江两位教授的辛苦主持;感谢前辈崔功豪先生认真听完整个论坛并发言鼓励;感谢吴志强校长的全程鼓励和指导,并在百忙之中出席支持;感谢城市数据派的媒体配合。大家一起为全国的规划行业奉献了两场精彩的论坛,并也许将对不止一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论坛的总结文章已经有了几篇很好的(沈振江老师http://t.cn/RhXmLgf,龙瀛博士http://t.cn/Rhaxhf3),我就不再赘述,这里只说些许感受。
自从三年前自己从规划一线来到规划技术研究的岗位,到开始智慧城市的研究和规划,直至步入大数据研究的领域,回顾整个路径,其实就代表了这两年规划行业对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的认知轨迹。
从两年前成立智慧城市研究所开始,我们就认为智慧的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的规划其实是高度统一的两件事,他们的结合点,就是继土地之后,城市最宝贵的资源--数据。如吴志强校长所说,“大数据用在城市研究上面是搞大数据人的幸福,城市遇到大数据是城市的幸福”,数据方能成就城市的智慧。因此我们在探索了城市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征后,提出了城市数据运营的概念,成立了城市数据实验室(urbandatalab.com),并在北京市西城区落地了第一个城市数据联合实验室(xc.urbandatalab.com),进行城市数据的运营实验。有人说我们城市规划拿不到数据,做不了分析,这个实验室就是想让大家试试,当拥有了全面的数据,城市规划到底能做些什么。
关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然而在参与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智慧城市申报和建设工作以后,深感这个所谓的智慧城市圈子的无奈:所谓“顶层设计”,不过是为了卖设备的信息化。而地方政府做这些事情,也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正如熊璋教授所说,一些市领导请专家来做智慧城市规划,被问到要解决什么问题,答曰不知道,请专家随便做。如此种种的结果是,IT企业把原来所有的事情都包装上了智慧的外衣,每个城市的“顶层设计”本子除了城市名字不同,其他往往一字不差。这样的方案指导出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其效果可想而知。
智慧城市离不开IT技术,但以IBM为代表的IT企业创造出来的智慧城市模式,从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技术导向的,简单说就是忽悠政府为新技术买单。但西方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在经历了这个弯路之后,已经逐渐转向自下而上、问题导向,即政府通过开放数据资源,吸引市场力量开发创新智慧应用,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城市规划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从问题出发”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原则,上下的结合点,就是城市数据,尤其是政府开放数据;而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则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研究方法。在与熊璋教授的交流中,我惊喜地发现原来IT领域的高级专家也有类似的见解。
关于大数据
城市数据,或者说大数据到底包括什么呢?我觉得其实大数据并非一个严谨的术语,而只是一个随着技术发展变化内涵的营销概念,所以,其实我们接触的数据几乎都可以纳入大数据的范畴。一方面,对调查统计等传统数据通过新系统的再认识和再组织可以具备大数据的特性;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物联网生成的数据则天然就是大数据。与会专家几乎是给我们全面展示了国际上最前沿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在规划中可能的应用领域,最根本的,还是崔功豪先生所说,大数据使我们真正获得了研究“人”的工具,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当然,通过物联网获取的城市实时数据对能源、环境、交通等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也提供了全新的分析和研究工具。
关于未来
沈振江教授在论坛的总结中提到“多规融合,构建平台,分析数据,统合模型,实现转型”,我想非常全面地概括了两天论坛的内容。专家们的工作和思想,清晰地为我们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整合多学科资源和知识,融合GIS、BIM等系统的特点,开发更加适用于全面整合城市数据的软件平台,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社交网络、物联网,广泛收集来自与市民个体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数据资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研究和产品研发,发现和解决城市问题;通过数据,建立和完善各种城市模型,对城市运行进行模拟和预测;最终形成一套新的人本、科学的城乡规划方法论。
当然,其实数据的融合也就是学科和部门的融合,这套方法论其实也就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一个侧面。这次论坛让我们看到了人居科学多学科交叉思想的强大力量,期待下次相聚,我们会有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统计……更多的学科一起探讨城市大数据的未来。
Bigger than bigger,我越来越喜欢苹果这句广告语,大数据的意义远不止于体量,胸怀有多大,数据就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