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机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协办机构: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市规划局 海口市会展局
9月15日上午,在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城市文化传承与规划变革”专题会议上,来自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陆远以《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机制与政策研究》为题,系统回顾总结了当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的主要方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机制和政策配套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陆远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概况,明确了研究对象为上海市中心城的历史建筑。为了加强研究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研究主要面向徐汇、静安、卢湾等传统城市中心区域的历史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她介绍了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的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包括现有的保护管理体质、保护规划体系以及现有的保护利用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居民自发改造的模式。根据对上海现有的几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模式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第一,政府主导是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重要支撑。由于现行土地、房屋产权结构和开发管理机制,政府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因其掌握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在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市场化运作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市场主体在建设资金、经营理念、品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将越来越多地引入市场化运作。
第三,居民自发的保护利用需要科学的引导。历史建筑的居民和使用者既是保护利用的利益主体,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然而,自发的保护利用在设计水平、建设质量等方面都参差不齐,需要科学的规划、标准规范予以引导,以保障其改造利用的效果。
陆远提出,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中仍然存在着包括产权问题、居民生活需求和建筑保护存在冲突、保护资金匮乏等问题。陆远介绍了保护利用机制与政策配套探索与研究,提出如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拓展保护对象、加强历史环境保护、加强保护管理衔接等手段完善保护管理制度。二是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保护利用机制;梳理建筑产权,推广房屋征收征询和回购制度;探索多渠道保障保护资金;探索历史建筑多元化运营利用的机制;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撑协调的方式来探索保护利用机制。三是通过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加强保护人才培养、加强公众宣传和体验的方式来加强配套政策支撑。
最后总结中陆远提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偏差和经济水平落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在保护机制和政策等具体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刚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需要深入探索,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牵涉到多个专业领域,需要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做起,汇集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总体统筹,才能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