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机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协办机构: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海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海口市规划局 海口市会展局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学家,规划是未来,所以要有imagination(想象力)。既然是未来,就有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对未来,我们要做一些选择、决策和行动,这些决策、选择和行动,无论是选择什么,都意味着有一个后果,后果都有成本和代价,经济学家说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一个好的规划师做规划一定要有想象力,要想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以后,但我参会的时候听不到一点想象,也没有感觉到选择可能产生的后果、风险、不确定性和代价是什么,这个观点我没有感觉到。
减量规划的命题或者是提法有几大错:
第一个是假设错误。我打个形象的比方,你的老板告诉你今天你要到1号公路,说你到罗马1号公路是最优的,没有告诉你是时间最优、车速最优还是能耗最优。但是他忘了一点,条条大道通罗马,也就是说到罗马是目的,有N个路径可以到达,但是老板只告诉你1号公路,你不知道还有2号、10号公路。所以在选择、决策、行动的时候,我是什么目的,我的问题是什么,我采取行动、决策和政策,每个选择、每个决策都有它的后果和代价。这样来讲,我们就可以比较。最优是达到同样的目标时,有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选择和决策都意味着不同的后果和代价。所以这是理论假设的错误。
第二个是理论错误,今天讲城市的最优规模,从经济学理论上,规模经济有一个最优的规模。在90年以前大部分理论都是基于规模经济不变,规模经济不会假设,它在理论上有极其简明的特点,但是它不能解释很多现象,包括城市经济。所以在90年代以来,更多的研究基于规模递增假设。对规模经济领导的城市而言,得出很多结论,目的递增来解决城市现象,解释得非常好,远远超出一些对城市现象的认识。基于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来认识城市,就会告诉你城市是没有规模的,因为规模经济递增永远是1+1>2。这是第二个,理论上的误区。
第三个是工具错误,减量规划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谈论一下这个工具选择是不是对的。
减量规模的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达到的目的主要是:一、建设规模划拨得多了,特别是农村基地用地,城市是另外一个问题,其他的我不需要减量问题。至于存量的旧城改造,这是世界性的问题,既然是世界问题,世界问题不需要用减量问题来提。二、中国的重复建设各方面通过优化压制地方竞争,用地指标划分同出一辙。三、北京上海起到功能性控制人口。四、解决中国的公共财政危机。这背后规划通过这些也许迫使政府不再依赖地方财政为发展模式。
针对这四个目标和问题,减量规划是正确的选择吗,所以工具错误,有人说你的目标、你的目的呢?土地财政确实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其他目标就是控制人口。即使是控制,建设用地指标不大,这个根源是什么,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国际上的理论和经验太多了,当你不了解背后的行为机制的时候,你的规划一定是失败的。中国目前的规划其实很多是失败的,它和行为机制是脱节的,当你与行为机制脱节时,你的规划肯定是失败的,这在国际上没有成功的案例。
国外有一个词叫downzoning,在马里兰州有一个郡,它为经济发展划了很多工业用地,后来发现划了三四年之后工业用地没建起来,所以把用地划为工业用地如果没有开发就变成没用的地。所以如果和国际上对接的话就是downzoning。80年代初新加坡的住房空置率20%、30%,卖出去开发完了没有人卖或者没有人住,新加坡发布了行政命令,两年之内不允许发布建设许可,也就是我们不是用一种模式和单一的思维来应对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目前我们没有一个多维的思维,比如农村建设用地,我不发给你建设许可,我们不是讲建设强制政府吗,你为什么非要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只用规划来管理城市发展,没有想到我们的建筑许可也是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工具选择,所以是单一的模式。
第四个是理念错误,中国的发展是乌托邦式发展,整个城市规划你看到的是乌托邦的理念。也就是说城市发展是有问题的,有些问题是发展的必然代价,但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城市规划是乌托邦的,没有解析哪些问题城市发展的必然代价。我们意识不到城市很多的问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代价,比如环境问题。有些是和规模发生关系,但是这是必须要接受代的价,大城市规模经济增长,城市越大,工资越高,工资高房价必然高,房价高是大城市的问题,所以这个是乌托邦的错误。
最后是定位的错误,没有区分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哪些问题要由政策来解决,哪些问题要由规划来解决。所以我们用规划问题、规划的东西来解决本应该政策应该解决的问题,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你总是在做规划,总是解决不了问题。这个和各部门有关,也和其他有关,这是你的定位不一样。我之前做了三规合一的规划,它是政府和市场的层面,你现在谈政府,整个政府跟另一边市场发生了矛盾,这个没有解决的话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