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17-09-22 16:32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一、东莞历史简介

1.历史沿革

东莞历史悠久、区位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拥有5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1685年的建县史,1259年的建城史,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史前先民聚居地

--5000多年前,东莞东江沿岸岗地就有人类居住繁衍,创造了东江史前文化。

·秦汉南海郡属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三国两晋立县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分南海郡地立东官郡,置宝安县,莞城属之。

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县。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改东官郡为东莞郡,东莞得名。

·唐建东莞县治

--唐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宝安改名东莞,县治由宝安迁至到涌(今莞城城内),从此莞城一直是县署所在地。

东莞县址正式迁移至到涌(今莞城),开启千年建城史。

·宋元盐业重地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52年),析东莞县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

宋代,东莞制盐业鼎盛。是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盐场、盐栅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明清海防商贸重镇

--洪武十四年(1381年),于东莞置南海卫。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以宝安县故址立东莞守御千户所,在大鹏岭立大鹏守御千户所,并隶南海卫。

--明万历元年(1573年),从东莞守御千户所、大鹏守御千户所析出新安县(今深圳市),1914年改称宝安县。

·中国近代史开篇地

--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虎门为主要战场。

·当代改革开放前沿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东莞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升格为地级市。

改革开放时期,东莞以“三来一补”起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起飞最快的地区之一。

2.古城发展变迁

东莞古城自唐代开始,历经1200多年,仍然较好地保存下来。

古城总体格局、山水形胜、城镇发展脉络、城坊与街巷系统、地名系统、 主要功能区以及总体氛围等,一直传承并延续至今。

唐代--选址--依山傍水,推测为土城

宋代--改砌砖城--城墙内街坊建成体系

明代--扩建城墙--包钵盂、道家二山

清代--城坊发展迅速--跳出城墙发展城坊

民国--古城发展成熟--城外规模超过城内,两城并立

解放后--跳出古城发展新城--古城较好地保存下来

·唐代古城

城墙:土城墙,面积约0.45平方公里。

城坊:城坊、街巷未成系统。

山水要素:壬峰和到涌

功能设施:县署和城隍庙

·宋元古城

城墙:加固砖城,范围不变。

城坊:街巷渐成体系,城坊逐渐发展成型。

山水要素:壬峰和到涌

功能设施:新建资福寺和镇象塔等

·明清古城

城墙:拓建石城,城池规模约0.85平方公里,周长约4.2公里。

城坊:街坊发展成熟,突破城墙限制,向城外拓展。从“三坊一厢”到城外“十二坊”的格局 。

山水要素:壬峰和到涌,钵盂、道家二山正式被包入城墙范围内。

功能设施:城墙内街坊发展成熟,城墙外出现大规模居住区、商贸区与手工作坊区。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各类机构设置齐全,布局完整。

·近现代莞城

民国时期骑楼街的大规模建设,标志着东莞历史城区正式成型。

解放后,跳出古城建设新城,古城得到较好保护。古城的整体格局得以延续,山水格局得到保存,城市功能、城市道路和街巷肌理、传统的生活氛围延续至今。

3.遗存现状

历史文化街区6处:(中兴路-大西路、兴贤里、象塔街、竹园、大雁塘、石龙中山路)

重要历史地段9处:(可园、县署、钵盂山、周屋、余屋、南城福地彩管厂、鳒鱼洲工业区、雅田玩具厂、旧汽车总站)

历史建筑共278处: (第一批187处、第二批91处)。

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国保7处、省保22处、市保106处;不可移动文物459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名录86项,各级非遗传承人56人)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村落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7处;

中国传统村落6处;广东省传统村落6处;

广东省古村落8处;另有集中分布而未定级的成片古村落12处。

二、历史文化价值与名城特色

1.历史文化价值

(1)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

东莞孕育了东江史前文化,古遗址跨越从距今5000多年至2500年,构建了东江流域完整的史前文化序列,对研究岭南史前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作用。珠三角第一村。

(2)粤海第一门户

东莞地处 “番东之要津”、是广州通往海外的重要通道,“凡番舶之赴黄浦者必由于此”。

经济上:东莞历为国家海贸要区,是“广州通海夷道”的关键节点,留下却金亭碑等大量重要遗存与莞香、莞席等文化遗产。

军事上,粤中咽喉之地。明代东莞的莞城以内河防御为主,虎门以内海防御为主,共同构筑广东海防防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门户作用。

清代时,虎门炮台成为中国海防中唯一具有三重防线的炮台,是中国沿海设施最完整、火力最强大、工事最坚固的海防要塞。虎门炮台的建成,使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具有强大海防工事保卫的通商口岸,也成为选择广州为一口通商之地的关键。

(3)中国近代史开篇地

1839年6月3日到6月25日,东莞发生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其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矛盾转化,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国际禁毒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928年国际联盟在国际禁烟会议上把虎门销烟开始之日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结束的次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总占地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保护内容涵盖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众多文物点,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

(4)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

1938年10月15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今东莞人民公园内成立。它是广东省第一支中共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也是东江纵队的前身

现存的东莞县博物馆,是东江纵队的策源地之一;中兴路大西路街区附近的葵衣街23号,是模范壮丁队活动的重要据点。

东江纵队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抗日文物遗存。

(5)改革开放先行地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东莞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开创改革开放“华南模式” ,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先行地。

一是创新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三来一补),二是创新投资体制模式(民营集资),三是创新城市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现代化)

见证外来人口迁移的旧汽车总站,“三来一补”的典型--雅田玩具厂、以及大型国企--南城福地彩管厂、鳒鱼洲工业区、高埗大桥等都是改革开放的典型遗存。

2. 名城特色

(1)江海交汇、滨水而兴的独特禀赋

东莞“江海特征”、“门户特征”极为明显:文明发展/行政管辖/军事地位/城镇群发育……

一江串三地,两镇簇一城的城市历史结构延续至今,突显了东莞江海交汇、滨水而兴的独特禀赋。

现存的沿海地区、东江的部分码头、珊洲河与石龙的河岸商埠、滨水风貌等,是这一独特禀赋的力证。

(2)“涵山依水、内城外市”的古城格局犹存

古城形态顺应自然、自由布局。

“涵山依水,三层嵌套”的城市选址模式

古城山水环境要素丰富。

“内城外市、水陆并进”城市拓展模式

历史城区范围内保存较好的东江、钵盂山、脉沥洲水、护城河等山水要素,与城内区和城外商贸区一起。

(3)延续至今的“梳式”街巷空间与生活氛围

适应湿热的气候条件和适合商贸的发展;

古城街巷密集,街坊肌理致密;

对外开口众多且不设坊墙;

典型的“小街坊、密路网”街巷肌理;

“长街短巷”鱼骨状的河岸商埠;

古城至今仍然保留的街巷达239条(民国街巷358条),约占民国时期街巷总数的67%;

传承至今的商贸生活氛围,完整再现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东莞古城的格局与风貌;

(4)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传承

位于珠三角广府文化核心区,受东江客家文化亚区影响,兼有疍家文化及民俗。当代的东莞,秉承着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传统,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蜕变。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 保护规划编制历程

规划编制团队:华南理工大学+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市文广新局+中山大学等

目前,随着名城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规划内容已经进行了深化、修改和完善;计划在名城申报完成后再系统开展修编。

2. 总体保护框架:“4”+“4”+“2”

(1)保护内容

1)反映传统城市发展与城市格局的自然景观与环境。城市形态变迁要素、东江水系、山体、城墙城楼及遗址、及与城市发展相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2)反映城市历史特色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及其它有历史价值的传统风貌区;

3)文物、历史建筑及其环境要素。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与传统风貌建筑等,及其周边的历史环境要素(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4)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各级已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及各种具有东莞特色的民间习俗。

(2)保护框架

四个层次:历史文化名城(市域)的总体保护;历史城区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其它历史地段的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3)保护重点

两个重点:东莞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

第一层次--市域历史文化保护

30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沿江、面海、环山”的城市特色保护,针对山水环境要素进行保护。

通过“三区四线”和生态控制线等纳入强制性内容。

第二层次--历史城区保护

保护“一轴、两城、四带、六片”的古城空间结构

城市历史空间拓展轴线:大西路-振华路-西正路-万寿路轴线

山水要素:东江、黄旗山、珊洲河、东引运河(蓝线、截污、水景、复涌);钵山和盂山(人民公园)--园林景观。

保护“梳式”街巷体系(91条)--分级管控。

保护重要景观廊道:珊洲河、运河、中兴路-和平路、人民路-东正路、阮涌路、中山路-教场街等。

第三层次--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

划定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共5处(历史城区内3处)

第四层次--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保护

公布历史建筑共278处(历史城区内67处)

划定紫线,明确保护、修缮整治和周边控制要求

(1)历史建筑保护与整治措施

a.一级修缮:内部结构较为完整、立面有局部破损或污渍的建筑,应采用现状修整、重点修复、防护加固等措施;

b.二级修缮:现状保存较为完好的建筑,以局部修整为主,定期养护打理及检测;

(2)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措施

a.一级整治:现状保存较差的,局部拆除加、扩建建筑,重点立面修缮,保护性加固以及在历史原真性原则下的复原、改建;

b.二级整治:现状保存较一般的,局部拆除加、扩建建筑,重点立面修缮,局部改建等措施。

c.三级整治:现状保存较好的,局部立面整治、修复、加固。

(3)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整治措施

对各要素及其周围环境予以保护与整治,其周围地面应恢复为石板、灰沙土或青砖的传统材料铺砌,使其保留或恢复传统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