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旧是矛盾突出,应根据其价值和区位和发展现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复兴时,应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对国家遗址公园进行保护展示与规划设计时,提倡“刚柔并济”的方针,即在执行刚性的遗产保护要求的同时,宜将考古遗址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对公众进行启迪。在对工业园区进行保护和更新时,不仅应仅仅注重园区本身功能组织,还应注意其在区域发展中的文化引导作用,使其成为城市文化传承和再生的重要载体。
2018-11-26 10:57认为本次专题会议聚焦“共享和品质”的年会主题,以及“城乡规划转型下的治理重构”的专题会议主题,就乡村发展与规划,规划体系与创新,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和新问题等三个方面内容开展丰富的讨论,获得了预期效果。同时,认为各位报告人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比较少,期待在今后会议上出现更多中部、西部地区的经验分享。
2018-11-26 10:55常青院士以“城乡历史空间再生思考与实践”为题作大会报告。他基于在当下城乡环境中,在当今微更新微改造等概念兴起的背景下所进行的工作,对城乡历史空间再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2018-11-25 10:24宫鹏教授指出170年前,规划和健康管理始于一家。然而最近几十年来,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管理过程中,健康这个重要的话题较少被国内外相关人士提及。城市规划-公共卫生-地理分析本是围绕在城市里因工业化引起的环境卫生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可见,基于解决社会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可能产生新的学科方向。城市健康问题推动了健康城市这一交叉学科的产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指的是那些能够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政策,营造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使居民在完成各种生活目标和实现自己潜力方面更能相互支持的城市。
2018-11-25 10:23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了题为“碧水蓝天:共享而短缺的城市生态产品”的报告,从城市优质生态产品的供需形势、影响生态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以及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思路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提升思路。
2018-11-25 10:22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0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