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总体规划

2024-06-12 16:1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一、规划背景

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极大地引起我国社会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途径,正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重要赛道。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明确建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大湾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为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发展,合肥市瞄准世界一流标准,按照“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 原则,打造最美科研“圣地”、田园耕地、旅游胜地相得益彰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催生新质生产力。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总体规划于2021年5月经市规委会专题会审查通过并纳入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规划鸟瞰

二、项目位置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位于滨湖科学城北部,依托现有的合肥科学岛,选址在庐阳区三十岗乡中部和长丰县岗集镇南部区域,北靠金吴路,南邻董铺水库,东至雷俞路,西达谭岗路。

三、占地面积

规划总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3.1平方公里,研究范围面积约80平方公里。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规划范围

四、规划理念

1.顺应科学城发展规律

回溯世界科学城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早期的科学城远离城市,成为独立的卫星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城的模式不断向产城研教融合、多元创新集聚的模式发展。科学城的发展充满未知性和弹性,需要适应科技场景的迭代升级。

2.关注科学家使用需求

通过对中科院的访谈与调查,我们了解到科研群体对交流场所、配套服务、生态环境、运动休闲的需求较高。随着科研人员年轻化、设计应呈现更丰富多样的科研场景。

3.生态优先的底线要求

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地处滨湖科学城北部,南邻董铺水库,北近合肥空港,拥有双湖生态资源,生态敏感度高;域内受水源二级保护区、生态红线等诸多限制。设计梳理一条南北向科学绿脉,让科学装置与科研单元镶嵌在连绵的林田绿野之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底线思维,通过科学合理谋划,探索紧约束条件下的用地布局。

4.“大片区、小组团”

在19.2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大科学装置区、科学家小镇、成果转化区、科学服务区、科学岛、预留区+生态用地六大功能片区,形成大片区、小组团的空间结构。

片区通过便捷的交通北连空港、南达主城,远期规划轨道s1号线实现区域快速连接。内部通过公共交通环线连接主要组团,多层级的慢行网络提升出行便捷程度。

五、规划建设特色亮点

1.科学引领-基于科学装置属性和规律的空间布局

协同全市科研体系,明确大装置区作为基础科学研究源头的职能。围绕科学城的发展规律,梳理基础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研究-科技服务三大类型板块。相应搭建三类科学社群,提出三类空间模式。

大科学装置区,功能独立、环境优美、场所私密、推进高效集群化的基础科学研究。

科学小镇,功能混合、配套完善、为科学交往与服务提供富有活力的空间场所。

成果转化区,空间高效、场所共享,促进研究院、企业、科研机构等就地转化。

打造立体的科学院落, 形成混合的生产研发街区,提高科学交往的活力。以科学走廊串联实验室群落,形成点、线结合的科普展示空间。

2.生态营城-基于自然本底的蓝绿互联和品质营城

结合生态环境本底,构筑蓝绿生态骨架, 打造长8公里,宽400米的生态农业廊道,突出农田景观特色,令巨大而富有科幻感的大装置和农业景观、林野生境形成独特的对话,体现科学理性与自然浪漫之间的平衡。令科学家在低强度、低密度的生态园区,享受良好的自然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灵感与创造力。

3.安全筑基-基于装置功能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大科学装置设施具有高标准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要求,对场地震动、形变、温度等方面有极为苛刻的工艺标准,对于安全防护和保障措施有着高标准的要求。设计中,利用基本农田及生态红线空间,巧妙处理装置安全与功能组团的空间布局关系,满足科学装置必要的安全距离与科研组团适宜的空间尺度。通过安全市政系统和绿色城市海绵等区域基础设施保障园区安全运行。

4.科城服务-基于科研多元需求的国际化城市服务供给

通过研判核心区人口构成,梳理国际化人群需求,配套高品质服务设施,组织国际化科学交往场所。在地块贡献1%的建筑空间作为灵感box,为科学家提供交流讨论、独处思考的特色场所;灵感环廊用8字形的特色景观体验慢行道与科普展示路线,构建各组团之间联系的纽带。在科学社区提供多元住宅类型,满足国际科研人员长居、短留的不同需求。以文化赋能,提炼合肥的文化特色,设计地域文化建筑。塑造季节性景观,设计各具科学主题的科苑五塘。以科学元素、著名科学家命名道路、公共空间等,凸显科学文化属性。

2022年未来大科学城纳入合肥市4大国际化试点片区建设,重点加强国际化建设基础工作、提升公共服务领域国际化品质、提升外籍人士在肥生活便利度、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能级、提升城市国际交往活跃度、营造国际化建设浓厚氛围,打造海内外科学家汇聚的国际化科研高地。

5.合肥模式-科学城空间规划的独特模式

对比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大湾区科学城的空间发展模式,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空间模式有因地制宜的独有特点。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坐落于远离市区的郊野空间,受到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及水源保护区空间限制较大,规划巧妙处理装置安全与功能组团的空间布局关系,沿科学岛向北布局若干大科学装置,形成了科学装置走廊。既尊重了生态保护要求,也同时满足科学装置必要的安全距离与科研组团适宜的空间尺度,形成科学装置区与科研成果转化区“分而不离”的空间布局模式。

合肥大科学装置区与科研成果转化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在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规划布局中,大装置单元功能相对独立,保证装置设施空间的整体性和私密性;临近科学装置区,围绕“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共享实验室+创新创业孵化器”重点布局“企业研发总部+产业创新单元”等功能,实现跨学科、大协作的集群化布局,共同形成完整的科研生态圈。通过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研究向科技转化的创新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大装置区突出林田绿野的生态环境特点,以谦逊的姿态介入场地,将科学装置与科研聚落的中低密度的生态单元镶嵌在水脉绿野之中。巨大而富有科幻感的大装置与林野生境之间对话,体现了科学理性与自然浪漫之间的平衡。

借由五个亮点策略,来回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特殊性,打造具有战略价值的科学引擎。

六、运营情况

自国际竞赛中标、规委会审查到后续伴随服务,设计团队为片区制定了纲领性的空间框架和多层面的空间引导,为大科学装置的选址与落位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服务。城市设计的成果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安徽省重要文件,反馈到国土空间规划,转译为法定规划,成为切实推进后续工作的空间纲领。

目前,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已入驻多个大科学装置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已建成使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设施已建成,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合肥先进光源在建,是国际先进的低能量区同步辐射装置;雷电防护试验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正在建设中;400米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钢结构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强光磁项目、超级陶粲装置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同时推进中的深空科学城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深空探测综合性研究基地。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设施园区

合肥先进光源

雷电防护试验设施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

其他功能片区中,中科大天都校区、科学家小镇(南园)方案正在深化设计。科学家小镇结合上位和相关专项规划,尊重未来大科学城自然生态本底,布局科学中心总部、成果转化区和商住配套“三件套”,研究科技前沿产业转化、户外场景应用、科普研学等,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化科学家小镇,汇聚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在此工作生活交流。

科学家小镇南园

近年来,大装置的建设备受省级、市级各层领导的关注,各界媒体围绕着“科技自强自立、成果高效转化”,持续开展新闻报道,这里也成为全国科学活动的重要承载地。2023年10月,首届中国(合肥)国际科学艺术节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聚变堆园区分会场活动举办,吸引了众多科学艺术爱好者前来参与。2023年12月,“国际聚变友谊之林”在合肥揭幕。

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合肥成为全球核聚变领域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片区也成为中国大科学装置最集中的区域,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载体和创新保障。这里传承的不仅是科学城的空间,更是合肥人的创新精神,未来将成为科学家追寻梦想的中国最美科研圣地。

七、发展目标

力争到2030年,未来大科学城大科装集中区建成创新策源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生活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一流科研“圣地”。片区建设运营发展机制成熟,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路径明晰,催生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变革性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商业休闲、公寓住宅、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完善,科学研究、创新创业、城市服务等功能齐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基本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综合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行列,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雷电防护试验设施等项目投入使用。集聚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一流人才团队,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检验中试-成果产业化链条通畅。逐步将未来大科学城打造为世界级科研平台枢纽和全球创新枢纽,集聚世界顶级科学家和科研院所,成为培育顶尖人才、原始创新、战新产业的沃土。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