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空港经济示范区城市设计

2024-06-12 16:59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合肥,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的第四发展极,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支撑节点,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与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当今的合肥担负着引领长三角西部协同发展,投身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的重任。

为了应对这一历史的重任,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建设国际智慧产业园,通过借鉴“德国理念、德国标准、德国技术、德国经验”,依托经开区的产业合作基础、院校合作基础、开放平台基础等六大基础优势,着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技术合作和市场对接,打造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中德智造产业样板区、生态宜居宜业引领区、国际智慧园区新标杆!国际智造协同创新核心区在庐州大地上应运而生了。国际化协同与竞争需要国际性的品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德国规划大师弗兰茨·佩西教授共同为核心区描绘了一个壮丽发展的蓝图:

根据发展蓝图,项目将雄踞合肥空港新城东部核心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徽皖产业智脑,中德协同核心,宜居国际核心区。一个涵括国际区域联动、产业驱动创新、建设标准提升、生态城市建设与国际风尚塑造的“软硬结合“的规划措施体系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

国际区域联动

核心区借助新桥机场长三角西部国际交通枢纽的优势,采用国际新型的创新复合发展模式。依托经开区南区在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汽车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广泛积累,以“国际资源为我所用“的气魄,进一步集聚以德国为代表的国际高端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在机场区域与西部国际农商核心一起形成发展的强大引擎。

同时,核心区通过国际资源的集聚与转化,针对合肥产业升级与智能制造发展需求,利用机场快轨、城际铁路、区域空轨、城市快速交通路网辐射空港经济示范区、合肥都市区与长三角西部三大圈层。这也将使得核心区成为国家级滨湖新区发展的引领者。

产业驱动创新

借鉴德国产业发展经验,项目将打造以社会化服务与国际尖端资源合作为基础的产业核心,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智能制造研发创新、智造人力资源培育、国际制造技术转化,产业发展配套服务四大板块将成为重要的支撑领域。依托国际资源创新的十二个关键性触媒项目将保证这一构想的最终落实。

建设标准提升

高素质国际企业与人才需要高标准的工作居住条件。针对前期对于国际人士与领先企业的需求调查,未来的中德智造协同创新核心区将引入全球领先的两大标准作为发展的品质保障:

全球领先的德国可持续发展建筑标准DGNB-Ready将成为核心区规划与重点建筑建设的硬件标准。

协同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集成信息安全所打造Industry4.0-Ready将为核心区打造长三角西部最为先进区域智能制造信息基础设施。

生态城市架构

·具有后发优势的核心区未来也将是合肥生态城市建设的范本。项目区地形呈现围绕焦湖和宝教寺水库扇状展开,主要的沟谷是汇水与通风廊道,是区域基本的生态要素。

·由于采用了国际领先的生态低冲击开发模式,核心区整体布局采用了顺应地势扇面结构,各大生态建设组团间穿插着宽阔的带状公园。正是“城中是绿,绿中有城“,”看的见绿,望得见水“。

·这一架构也很好的匹配了核心区引入的德国LID海绵城市系统,通过合理的绿色骨架70%雨洪管理需求都得以满足,减轻了街区与建筑海绵城市的投入,达到低投入高效果的规划目的。

·德国第三代低干扰交通单元组织也是核心区生态提升的重要一环。传统机动车交通主导的网格路网会产生大量不可控的穿过性交通干扰。先进的单元式交通保证了单元内部目的性交通为主的交通模式,极大降低了噪音与污染影响,未来将成为合肥最为开放而又最为宁静的区域。

·采用欧洲生态城市体验提升规划技术,以交通单元结合大型生态公园网络,每片单元用地都背靠骨干路网保证通勤。同时,用地直贴生态绿地,极大提高居民生态体验度与城市绿地可达性。避免了传统城市绿地为宽阔城市道路围绕,使用率与可达性较差的问题。

·除了结合市政道路传统慢行,核心区按照欧洲先进标准结合江淮地理特点,围绕水系与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了具有体验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蓝绿专用慢行系统。未来的核心区将是绿色通行的乐园,所有地块居民5分钟步行可达重要社区公园广场、10分钟可达大型城市生态公园。蓝色的水上运动更是为核心区增添独特的魅力。

多元活力功能

·整体形成以创新服务、技术转化、商业商务、SOHO办公、生态居住为主导功能的7大功能板块。同时构筑Circle-Circle双环发展模式:

西部以智能智造产业服务、会展商贸、总部办公、科技创新、商业商务、教育培训为核心,形成多彩经济环;

东部以国际化的生态居住、运动健康、休闲娱乐、特色教育、国际文化、配套商业为依托,形成国际生活环。

·多层面的功能混合,将改变传统新城能分离主导的局面,使核心区物业配比与城市发展需求不再脱节,成为区域的活力源泉。七大板块针对智造创新的发展需求具有自身的主导功能方向,同时也实现了板块内部的功能混合。这些创新性的功能弹性混合,保证了区域功能构想的实现与7x24小时的活力。

·以完善的配套、国际化功能促进高端资源集聚,质量提升产业用地单位产出。未来核心区以国际性高端服务业为导向的产集聚将域带来极大、可持续经济收益。

国际风尚塑造

针对合肥国际社区建设提升的迫切需求,未来的核心区还将是区域国际新生活风尚最为浓郁的示范高地。

·在这里合理的密度与舒缓的天际轮廓线勾勒出了核心区应有的轮廓。

·小街区密路网的商办区与开放式居住街区街区构成了一个具有现代核心区空间基底。

·尺度宜人的入口林荫大道、充满活力中央滨水广场、闹中取静的中央水轴、区域标志性的滨湖文化中心、绿意盎然的城市生态公园、自然有机的中德生态村既是核心区国际氛围的点睛之笔更是将来核心区居民聚会、活动、休闲的中心场所。

·国际的核心区需要国际性的活动,这里的每个季节都将充满活力事件:二月的的环湖马拉松,四月教育港湾的露天电影艺术季、六月的中央公园的草坪音乐节、八月的水上运动赛、十月中央广场的啤酒节与十二月的冬季艺术节。,欢呼的人群与媒体的聚焦将成为核心区魅力提升的加速器。

根据这个宏伟的蓝图,中德智造协同创新核心区必将成长为产业繁荣、文化昌盛、生态友好、居民幸福的明日发展之星!

空间

未来新城的空间布局将依托地势采取生态低冲击的有机扇面发展模式,多个大型带状生态公园将成为贴近市民活力生态场所。方案在分析和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层指导性的设计概念:

1)以中央广场为整个区域的核心,围绕中央广场开展的CBD核心区将是整个核心区的功能、形象与空间核心。

2)以焦湖和宝教寺水库扇状展开,主要的沟谷是汇水与通风廊道为区域基本的生态要素,构建出视觉轴线,以德国发展经验,优化路网结构,明晰道路分工,打造七大版块。借鉴德国经验采用规避拥堵的交通单元方式,同时结合体现江淮特色蓝绿(水陆)慢行系统,塑造以体验为核心的交通体系。将风景优美、便于步行的街道作为连接各的工具。

3)建立拥有独特特征的区域,整体形成以创新服务、技术转化、商业商务、SOHO办公、生态居住为主导功能的7大功能板块。西部以智能智造产业服务、会展商贸、总部办公、科技创新、商业商务、教育培训为核心,形成多彩经济环。

东部以国际化的生态居住、运动健康、休闲娱乐、特色教育、国际文化、配套商业为依托,形成国际生活环。复合多元的功能混合也将给予小镇7x24小时的活力。匹配国际标准的社区配套、丰富的国际文化活力事件也将为中德智造协同创新小镇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

a.核心区入口/中央水轴/中央广场

b. 宝教寺国际文化岛/中西部生态居住区

通过在不同尺度上的弓箭干预,规划新的街区肌理并植入新的公共空间版块与景观元素,加强社区与水岸德联系,重新定义一种新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

未来13平方公里德核心区将成为长三角西部国际产业合作的关键性节点与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示范高地。富有实施性的产业规划、低冲击开发模式、单元式小镇交通、匹配国际标准的配套将成为区域发展最大特点。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10-8281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