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14:28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
一、规划背景
1.践行生态发展理念,探索生态优先的综合治水路径
从全域推进到聚焦城市雨水管理,海绵城市建设按照试点带动、以评促建、示范引领的模式持续开展。沈阳市陆续开展一批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工程实践,为系统推进生态优先的水系统治理策略,统筹解决城市由雨水产生的问题,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的编制,为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沈阳推波助澜。
2.立足北方特点,探索适合平原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
基于“地平水少,降雨集中”的城市特点,沈阳的海绵城市建设一是通过微地形增强雨水调蓄空间,保障超标降雨下城市洪涝安全;二是面对城市高强度开发引起的自然调蓄能力降低,探索多样化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二、规划构思
着眼流域区域,立足城市东山西水的自然格局,以缓解城市内涝为主要目标,兼顾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思路,采取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系统构建海绵城市规划和实施体系。明确“控涝水、防洪水、用净水”三方面五大指标体系,协调“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构建由区域到城市三大海绵系统,保护蓝绿空间本底,畅通海绵廊道;构建城市防洪排涝、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利用等骨干工程体系,明确重大设施及蓝绿空间布局,统筹确定海绵空间网络;将海绵城市管控要求量化到446个排水分区,对各类项目提出指标化、空间化、系统化的建设指引,指导工程建设实施。
三、主要内容
1.精准把脉:建立多目标的规划指标体系
基于沈阳市在安全、环境、资源和生态维度上的实际需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即缓解城市内涝为主,兼顾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建设蓝、绿、灰融合的海绵城市设施体系,实现“涝水可控、洪水可防、净水可用”。规划构建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核心、兼容其他4项关键指标、5项弹性指标的规划控制体系,确保目标可量化、可实施、可监控,同时与规划、水务、住建等多部门审批管理工作充分协调、联动推进,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抓手。
2.系统施策:由区域到城市,构建三大海绵体系
一是筑空间,保安全,构建“东蓄西疏”的区域防洪排涝格局。东部丘陵增加蓝绿调蓄空间59万立方米,控制城市外围山水不入城;城市内部洪涝统筹,稳固提升河道堤防20公里,构建水城相容的城市生态系统;西部平原区域畅通5条河道,减轻城区洪涝水对下游村庄和城市的影响。
区域流域海绵空间规划图
二是建体系,提能级,建设灰绿结合城市海绵系统。畅通城市内部河道水系,形成34条海绵廊道,确保涝水有处可排;因地制宜,新区目标导向,全面落实,老区更新管控,量质并重,打通排水“四梁八柱”主干脉络;同时,叠加低洼区及内涝风险区,利用大型湖泊、河道、绿地增补蓝绿海绵斑块,形成水系调蓄空间44处,总调蓄能力1555万立方米,绿地调蓄空间125万立方米。
调蓄空间规划图
三是控指标,确形式,高质量建设源头海绵项目。分区分级落实海绵城市控制指标,按照雨水分区-排水系统-街区单元形成三级体系,综合新老区建设难易程度及需求,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逐层分解,向下传导,强化项目的指标属性、系统属性、空间属性,指导各类源头海绵项目精准落地。
3.精细谋划:结合示范城市建设,搭建高质量海绵建设项目库
围绕建设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城市,打造“三个示范”,包括北方平原城市洪涝韧性体系建设示范、缺水型特大城市水循环系统建设示范、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环境品质示范。点上开花,谋划一批精品海绵工程;线成系统,完善海绵城市系统构建;面上拓展,片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点线面结合搭建高质量建设项目库,通过精品项目支撑海绵示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海绵系统化全域开展。
四、规划特色
1.由宏观到微观,构建全覆盖规划体系
规划纵向紧密衔接城市规划体系,构建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的完整逻辑框架逐步分解、落实总体建设目标和指标,确保从宏观“大海绵”格局营造到微观工程设计实践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横向强化与其他建设工作衔接,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道路、建筑小区、公园绿地等工程建设中,实现生态优先城市建设模式和综合治水理念的高效传导。
2.统筹涉水规划,实现水系统治理“多规合一”
以城市排水防涝、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为切入点,协调城市水系规划、绿地规划、雨水规划、污水处理规划、再生水等涉水规划,统筹布局并衔接各类设施、管线以及指标管控要求,实现指标上互为耦合,空间上协调统一。
3.科学运用新技术,提高规划方案科学性
利用GIS数据库与计算机水文模型耦合,建立沈阳市流域、概化、分区三层级排水系统模型,一是评估现状管道与城市河道排涝能力,科学把脉,量化识别系统病症;二是识别易涝点和系统薄弱环节,评估海绵城市达标区域;三是针对地铁、地下隧道、地下商业街、地道桥、重要生命线设施、医院等内涝积水敏感节点开展风险评估,合理确定防涝风险水位,优化防涝措施;四是根据模型效果优化规划设计方案,确定近远期实施规模,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
排水管网负荷模拟
五、实施情况
1.全域开展,树立典范,助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
在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沈阳市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涵盖水系连通、片区建设、老旧改造等多个层级,包括水系、绿地、排水设施、源头建设等90个项目,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本地化海绵城市建设范例。
已建成海绵城市项目
2.制定导则,推动立法,落实全流程海绵规划管控
制定《沈阳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颁布《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并推动立法,并将海绵城市管控指标要素、蓝绿调蓄空间要素纳入规划管理平台,多方协同推进全流程规划管控。
版权所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京ICP备05073892号-2
网站管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电话:86-010-82819057